分类:书画艺术知识   阅读:

  在一部分人的思维中,艺术是那些“富于情感”“富于创造力”的人专属的,甚至多多少少还有一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于是艺术被定义为一种非必需品。但事实上,人类文明之所以能不断绵延发展,正是因为在生存这一层面之上还保持着对非实用的东西的关注和追求。

  用简单的二分法来表述,我们的生活是由“有用”与“无用”共同组成的。所谓的有用,是指解决饱暖乃至在社会游戏中进阶的那些目的明确、较为功利(功利两字并无贬义,而是一种简单、明确的寻求特定结果的状态)的部分,是物质与生存层面的需求。无用的部分,恰是离生存较远,是基本生存前提之外的“冗余”。它关乎人的个性、情感与思考,而与数量多少无关,也无法量化和拆分成单一的具体标准,它是平凡生活里的一种升华,是在有限时间中我们对自己生命质量的一种提升。“有用”和“无用”,两者都不可或缺。

  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艺术不只是画画、写字、雕塑、音乐那些被我们明确定义为“艺术”的事情,它还在于一种程度上的深入。这可以体现在各种各样的形式中,就是不只是要把一个东西做好,不仅是优秀,而且是一种精益求精、恰如其分,进而实现出神入化、心手合一的表达。

  就好比做一桌饭也可以上升到艺术的层面,你可以感受到对于食材、配比、火候和节奏等的精妙把控与调配,还有操作中行云流水的韵律感,以及完成之后类似庖丁解牛的那种水落石出般的安定与满足。我们可以把艺术视作一种标准,一种超越普通实用需求、让人不断追求极致的方向。

  所以,万事都可以成为艺术。那些热衷数学的人,精通股市曲线或沉浸在繁复表格中的人……他们和画画、弹琴的人一样,因为心有所属,都经由手中之物拥有了某种忘怀世间、“游于艺”的体验,并且与它们一同探寻着一种极致的可能。往往是因为有这样的状态,人们才得以呈现出更好甚至卓越的成果。

  贡布里希说过,没有艺术品,只有艺术家,其实这与书法理论中的“流美者,人也”说的是同一件事。所有的艺术最终都来自于人,艺术的可贵就在于,不管是创造力还是表现力,都是人的可能性的一种扩大,是人对于某种极致的探寻。这很像是我们对造物的模仿和致敬,老天爷(或者神、造物主,等等)创造了万物不同却又和谐的世界,而我们也在尝试经由艺术模仿或通过学习获得这样的能力。

  在浅一些的层面上,艺术可能是悦目的,从悦目逐渐到赏心,然后又变成一种对于各样可能性的探索,到了这个阶段,艺术可能就与多数人的认知和理解有了距离。不论是古代艺术,还是现代艺术,当我们缺乏相关知识的储备、缺乏对技艺的理解时,仅仅凭肉眼观看,面对一些读不懂的形式,很容易产生不解,其实在内里创作者们往往是在尝试着追寻和表达一些更深远的东西。

  其中有些人走得更远,完全突破了“好看”的标准,或是一反固有的经典风格和形式。但这样的新生并不是凭空而来,它往往借助了上一步的“势”,在事物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变化就发生了,如同在最冷的时节里草木已经暗暗萌生,一些枝条上已经出现了密实的花苞,新的季节萌生于老的季节中,并且与旧有之物有着截然相反的面貌。这样的生长可以说是一种“反叛”和突破,也可以说是一种顺势而生。不破不立,能量蓄积到极致,势必带来新的迸发和质变。

  所以,艺术是一种可能性,也是在可能性之上的不断突破。在书法史中,这样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见,就像在法度森严的唐代楷书之后,推崇个人风格的“尚意”的宋代行书就出现了。法度走到极致会带来压抑和刻板,此时便需要抒散,但个人的风格、意图走到极致,又会失于狂放繁乱。于是,到了元代便出现了赵孟頫上追“二王”的复古,其在“二王”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取舍,复归于一种古典的美,形成了一种以退为进的更新。在书法风格的流变中,无论“尚韵”“尚法”,还是“尚意”,都是以单点的聚焦突破了上一代的束缚。

  第四层:技巧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因蜜寻花——叶恭绰谈书法|书法

下一篇:坐看云起时 国家级技能大师夏瑛的变与不变|绘画


  相关推荐